記者昨日獲悉,興化府歷史文化街區(一期)項目的廟前路、坊巷兩條古街基本完成風貌修繕,同步推進招商工作;縣巷、后街、衙後路、大路街等古街沿街商鋪已完成騰退,交付修繕施工。
興化府歷史文化街區內修繕施工繁忙。 本報記者 蔡昊 攝
興化府歷史文化街區是莆田歷史文化名城的核心組成部分。街區內有着街巷格局保存完好的大路街、縣巷、后街、衙後路、廟前路和坊巷等6條古街,連片的明清古建築構成了具有莆田地方傳統特色的風貌區。今年3月1日,興化府歷史文化街區(一期)項目正式啓動,內容包括古街沿街商鋪、歷史建築和原興化賓館及其廣場的修繕和改造,配套建設公共停車場、古街沿街周邊公廁及垃圾收集點,增補、改造街區內消防設施等。
昨日上午,記者在興化府歷史文化街區看到,古街修繕現場立有圍擋,進行封閉施工。廟前路和坊巷的沿街商鋪基本完成主體結構、房屋立面以及街道風貌等的修繕工作,即將進行管線落地、街面鋪設等施工;衙後路修繕現場,頭戴安全帽的工匠們或修繕老房木構,或安裝屋頂瓦片。修繕過程中,他們還不時對不同房屋的用料、工藝等進行交流探討。
興化府歷史文化街區指揮部工作人員許美東表示,為恢復古街往日神采,項目改造過程遵循“修舊如故”的原則,聘請本地古建築專家和專業施工團隊,並採取先打造樣板房,再反覆論證、修正,最後逐步推進的修繕方式,最大限度還原古街原有風貌。目前,廟前路和坊巷基本完成古街風貌修繕,縣巷、后街、衙後路、大路街以及伯棠醫院、吳氏民居、郵局等文物建築進入修繕施工階段。此外,片區的招商和業態培育等工作也同步推進。(記者 鄭已東)